99%的学生对于职场总体分为4种误解
(1) 社风影响力
(2) 离职率
(3) 外资和日企的印象
(4) 公司领域与薪酬
针对于以上4点误解,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真实情况1:社风并不会对你的工作方式造成影响
很多人会说我十分中意贵社的社风所以决定入社,实际上已经处于工作岗位的人听后一定会发出质疑: 这样说合适吗?由于社风的原因选择这家会社… 在各大企业说明会上经常会了解到其会社的宣言宗旨等等,大家就会认为这一定就是该企业创业者一直以来秉承着的原则吧,但实际社风很容易会随着会社经营战略发展或是家族企业由外部实力者继承经营等等很多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大家与其说影响企业职员的是社风,相比之下管理层环境因素其实更胜一筹。也就是说上司的管理方针。无论任何企业现如今都在渐渐朝着数字电子化发展,你的上司对你说:别用邮件,以后就用传真!那你今后的主要通信方式肯定就会变成传真了吧!再比如企业内部的酒会很少,但上司一次次的邀请你去下班后喝点儿,酒会的次数一定会越增越多吧!所以总的来说,对你进入到企业后的生活造成影响的其实并不是社风,而是你的上司。
真实情况2:即便是看似稳定的日企,入职3年内仍有三成的辞职率
很多人认为外资企业风险大所以相对的离职率更高,而日企原则上讲一做就是一辈子。然而日企的新入社员三年内的离职率却也在30%左右。
大家可能会觉得是现如今的学生们生活和工作的态度都比较懒散亦或是做事情没有长性,而实际上这组数据自1987年以来从未发生过变化,并且三年内辞职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一些消极的说辞,比如要进学MBA,准备结婚,回到校园攻读硕士学位,参加国家资格考试等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找工作期间就要弄清楚自己的一生到底想做什么,如何选择企业以及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将变得尤为重要。
真实情况3:外资企业的雇用不稳定,日企其实亦是如此
说到外企,大家就会有比如公司常常重组或裁员,而传统的日企则是一直到退休都可以安心工作的刻板印象。其实也有十分多的外企给人以安心感,同样也有很多日企存在大家看不到的危机,其实风险高低更取决于其行业本身以及企业资本。
比如五年前处于找工作时期的我觉得如果进入到国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那一生都不用发愁了,结果东日本大地震后发生了什么我想大家就不需要我明说了。十年前你可能会觉得索尼松下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企业,外资银行在30岁能赚到一个亿(日币)。15年前就职生们削尖脑袋也要挤进去的可能是现如今早已不存在了的银行。如果大家不把「这工作现在是铁饭碗」这种想法摒弃后再去就职,难免将来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真实情况4:根据起薪其实并不能判断真实收入高低与否
外企职员和野村证券的国际部收入常常成为话题被大家议论。但只是听说这家公司给的多而决定入职的话那么大家往往就忽视了其真实的收入这一点。
公司职员的收入分为基本收入和加班费以及职位津贴等等,所以相对繁忙的企业常常会出现加班费甚至高于基本工资的情况。比如广告代理店,商社,或者制造业的SE职位,给大家举一个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某外资企业技术顾问第一年收入
基本工资40万円+加班费0万円(年俸制)=月薪40万円
・某计算机制造业的SE职位第一年收入
基本工资20万円+加班费30万円=月薪50万円
・某金融行业第一年收入
基本工资20万円+加班费20万円+住房补助10万円=月薪50万円
就如上述情况所述,加班费和住房补助等等在就职期间我们根本不知道其具体数额,所以在入职后也十分容易发生变化。认为外资或者商社一定是高收入,而制造业收入普遍偏低的这种想法其实是过于草率的,一定在此之前多向前辈了解相关事宜。
0コメント